当前位置:首页>动态要闻
机械化强链条推动产业发展,园区化重引领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3-11-02 文章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 文章作者: 【 字体:  】 打印本页

   

  10月18日,南京市水产养殖机械化现场会在高淳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举行,现场展示了水质监测、增氧、投饲、水草处理、尾水检测与处理、螃蟹捆扎等水产养殖主要环节的新技术新装备。此次活动也是高淳区围绕创建江苏省级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组织的水产养殖机械化专场推进会。围绕农业机械化发展,近年来,高淳区积极实施江苏省农机化“两大”行动(全程全面机械化推进行动、农机装备智能化绿色化提升行动),以省级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创建为契机,以农业园区化引领为导向,不断推进以水产(螃蟹)养殖为代表的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全面提升。


  设施宜机化,为先进农机装备推广筑平台水产养殖是高淳区重要的富民产业、特色产业。2011年11月,高淳凭借螃蟹产业链入选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2022年,全区水产养殖面积24.54万亩,其中河蟹养殖面积21.58万亩,青虾2.06万亩,鱼类0.84万亩;水产品产量4957万公斤,一产产值35亿元,其中螃蟹产量1855万公斤,一产产值25亿元。目前,高淳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高标准核心区总面积2.1万亩,全部完成宜机化改造,园区主要道路达6米宽,支线道路3米宽,各类车辆及农业机械可以直达塘口。每250-500亩建有管护用房,信息化室、小型农业机械停放、农用物资临时堆放库房等配套设施齐全。园区内格“塘”成方,单个塘口面积在35-40亩,利于无人机、智能投饵船等各类先进适用农机装备推广使用。园区内配套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已实现增氧、水质在线监测、尾水处理等全覆盖。

 

  作业机械化,为水产养殖省工节本增效益在河蟹养殖过程中,饵料投喂、河蟹捆扎是用工量最大、人工成本支出最多的两个环节,在销售旺季,一个熟练河蟹捆扎工一天用工费用超过1000元。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用工难”“用工贵”成为制约河蟹养殖业发展的一大难题。近年来,区农机推广部门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着力推动河蟹养殖关键环节实施“机器换人”,积极提升机械化水平。观摩会现场展示的智能投饵投药多功能船、螃蟹捆扎机吸引了众多养殖大户驻足观看,向企业技术人员详细了解机具的作业性能、售价等信息,其中不少人表达购买意愿,成为此次推进会的一大亮点。

 

  园区引领化,为现代农业发展树样板近年来,高淳区以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目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导,着力实现高淳区“农业园区化、乡村田园化、城乡融合化”的发展定位。区农业农村局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契机,着力推进水产(河蟹)养殖机械化,补强短板薄弱环节农机装备,打造水产养殖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2022年,高淳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青松生态养殖基地成为江苏省首批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智能化示范基地;2023年,通过省现代农机装备与技术示范推广“高标准池塘河蟹养殖机械化装备与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园区建成3个河蟹养殖机械化示范基地,机械化水平超80%。在园区的示范引领下,周边水产养殖主体积极使用先进适用农机装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养殖成本,综合养殖效益得到提升,为推动全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