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经验交流
返乡女大学生的蔬菜育苗致富路——天津市兴有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郑学伟
时间:2023-07-24 文章来源: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文章作者: 【 字体:  】 打印本页

  

  郑学伟,女,1988年出生,天津科技大学学士、高级农艺师,天津市第十二次党代表、天津市第十五届团代表,天津市青联委员常委候补委员,武清区政协委员、武清区团委兼职副书记、武清区农广校兼职讲师,河西务镇企业商会副会长,下伍旗镇果蔬协会会长。

  立志投身农业用青春谱写奋斗华章

  郑学伟是天津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娃,从小她感受到农村发展难、农民劳作累,毕业后就立志投身农业事业,决心为农业农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参与社会实践3年,积累了一些经验后,她于2013年返回农村开始创业。在10年艰难的创业历程中,她经历了家人反对、资金受限等重重困难,但郑学伟扎根农业的初心始终没有改变。

  2014年,郑学伟与丈夫付金明成立了天津市兴有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最初合作社发展草莓、蔬菜种植、种苗培育等多个项目,但效益不是很好。于是,郑学伟决定带领村中的种植能手一起外出学习草莓育苗和种植技术。技术问题解决了,但合作社发展又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然而这些并没有难倒、吓倒郑学伟,在困境之中,她依然坚持不断探索。2015年,她成为武清创业孵化基地的第一批学生。在老师的牵线和帮助下,郑学伟得到了武清孵化基地专家团邵凤城老师的指导:“要朝专业化方向发展,才能谈标准化管理。”这让郑学伟茅塞顿开,自己资金不多,要想形成规模效益,只有走专业化发展的路子。于是,她决定用标准化管理,专业做育苗。在郑学伟和丈夫的共同努力下,经过3年时间,兴有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从最初的10个育苗温室逐步发展到30个育苗温室专项育苗,育苗数量从年产500万株达到2000万株以上。郑学伟在武清区率先打破传统人工育苗现状,引进现代化播种育苗流水线,实现了机械化育苗,提高了生产效率。在为周边农户提供优质种苗的同时,也把标准化生产、科学种田的理念深深植根于农户心中,带动了周边设施农业的发展。

  

  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做不平凡的农业

  2015年,兴有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与广州高华种业达成战略合作,帮助武清种植大户引进进口蔬菜品种,解决了当地种植大户买不到优良种子的难题。其间,郑学伟也开始积极拓展市场,先后与天津惠尔稼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绿亨种业、南澳绿亨种业、日本坂田种业等知名企业合作对接,除帮助农户引进优质果蔬品种外,还包括教学各项农业技术,赢得了农户一致好评。2016年,崭露头角的郑学伟作为天津市农业合作社的代表参加了山东的种苗技术交流大会。在参观学习山东寿光专业育苗场后,郑学伟不断找差距、补短板,积极向农业专家请教,苦练内功,不断改进育苗技术和标准化管理水平。

  2017年天津市举办第一届种子大会。郑学伟受邀参加并协助组委会做好全国参展品种的育苗和基地品种的种植管理工作,完成了对2000多种品种从编码育苗到田间种植管理的全过程培育任务,得到了天津种子协会和参展公司的一致好评。郑学伟还主动协助天津市武清区炒米庄村帮扶组开展困难村帮扶工作,对炒米庄村进行农业技术指导。同时作为武清区农广校特约讲师为当地种植户讲授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育苗技术。

  2019年,郑学伟作为河西务镇青年代表参加“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事迹报告会,听了先进典型的创业事迹,郑学伟很受鼓舞,她暗下决心,要向榜样学习,带动农民一起致富。回来后,郑学伟追加投资,租赁了85个日光温室,150亩土地,培育精品西兰花,帮助农民提升蔬菜附加值,提高收入。在示范种植的同时,郑学伟积极开展种植技术讲座,手把手指导农民,不断提高农户种植兴趣和种植技术,帮助农民提升蔬菜附加值。

  她的合作社与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建立合作,探讨了西兰花存储和远程运输问题,帮助周边种植户解决运输销路问题,将西兰花卖到广东、上海,2019年实现每亩创收3000元。郑学伟在2020年与天津市农机推广中心共同研究农业机械化种植难题,成功引入西兰花“自动化栽苗—无人打药植保—滴灌节能灌溉”机械化种植模式,大大减轻了劳动成本和劳动强度,带领了130多户农户600亩土地同步种植、共同销售。郑学伟还积极协助河西务镇政府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和推广,她主动与山东寿光专家和天津农科院老师联系,利用控水控肥技术成功种植出“小时候味道”的草莓番茄,打响了“潞水乡珍草莓番茄”的品牌。她对接武清生活味道网络电商平台销售,同时自己还直播带货,当年草莓番茄不仅供不应求还吸引了多名种植户订购新品种种苗,推动了农户致富。

  根据家乡种植特点,郑学伟积极摸索叶菜类机械化种植,2021年投资购买了叶菜精播机并免费给农户使用,带领大家一起试验讨论优缺点再改进。使用叶菜精播机后,每亩地菠菜种子成本节约了40%,每亩节省间苗人工费150元,同时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20分钟轻松种植一亩地。

  2022年郑学伟在下伍旗镇成立天津市武清区下伍旗果蔬协会,携手天津市农科院的专家组成科技转化推广团队,利用下伍旗蔬菜协会平台,形成“企业+科研+协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户”成果转化体系,帮助下伍旗镇农户发展蔬菜产业,推动会员间的技术交流、经济联合、信息共享,带动农户共同学习,共同致富发展。

  


  热心公益志愿服务挺身而出抗击疫情

  新冠疫情暴发后,郑学伟深知守护群众“菜篮子”的重要性。她克服重重困难,全力做好春耕育苗工作。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组织50名工人复工。受疫情影响,负责嫁接的技术工人滞留外地,无法返回武清,她就自己上网查资料,自学嫁接技术,并采取以老带新的方式手把手传授新工人各项农业技术。她带领兴有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主动申请成为天津市特殊时期“菜篮子”蔬菜保供基地,积极响应号召抢种叶菜,为蔬菜保供尽自己微薄之力。

  在艰苦创业的同时,郑学伟热心公益,多次慷慨解囊,帮助困难群众。2014年,在创业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郑学伟多次为癌症患者、困难母亲捐款,为国学班孩子捐赠蔬菜水果。疫情防控期间,郑学伟主动为疫情防控同志捐赠棉大衣,为不方便买菜的老人送菜,郑学伟通过天津津南区红十字会为养老院的老人们捐赠一整车价值1.2万多元爱心蔬菜,让他们吃上放心菜。

  作者:郑学伟  责任编辑:贾廷灿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