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凤玉,1981 年生,北京市密云区人。2015 年返乡创业,现任北京潼玉华硕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北京密之蓝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合作社先后荣获北京市扶贫先进单位、北京市市级合作社示范社等荣誉,他本人也荣获第四届“创业北京”创业创新大赛乡村振兴专项赛二等奖、第六届北京市乡村振兴人才优秀创业项目二等奖。
回故里 寻初心
毛凤玉 2002 年从北京交通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后,进入北京市一家合资企业工作。这在当时是比较体面且稳定的工作,一家三口过着温馨平静的日子。一次他从市区回密云老家,看到村里许多老人赶几十里路,推着小车沿街叫卖自家种植的蔬菜、水果、杂粮等农产品。在感到心酸的同时,他想起了小时候,乡亲们卖农产品的困难。这种画面深深触动了他。回城后,他一直在琢磨如何把老家的优质农产品卖到城里来,摆上城市居民的餐桌,力所能及地帮乡亲们做点实事。
2015年初,他和妻子回到老家,开始在网上推广和销售密云优质农产品。刚开始,对于网上卖菜,他是很陌生的,白天去地里拍照、整理素材,了解蔬菜和水果的种类和特点;晚上看书、上网学习相关的知识。有一天他在密云区的新闻上看到密云农业服务中心开办的第一期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班通知,非常高兴地参加了培训。在培训班上,他认真地完成了一周的学习,并通过各位老师耐心的讲解和帮助,他逐渐掌握了一些电商销售的知识。通过这次培训和学习,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和初心,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那就是:依托密云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和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在网上推广和销售密云优质农产品,带动家乡的老百姓共同致富。
乘东风 播富种
2016 年,毛凤玉注册成立北京潼玉华硕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注册地址位于密云区巨各庄镇后焦家坞村蔬菜园区,并成功注册“密之蓝天”商标。通过多年的诚信经营,合作社逐步成长为一家以“互联网+合作社+农户+品牌运营”四位一体的新型经营主体,共有社员农户101户,带动区域内劳动力稳定就业33人,其中有退役军人、妇女、返乡大学生,也有残疾人等。
合作社主营业务包括电商+农产品销售、电商+区域农业品牌建设两大板块:一是作为线上销售平台,为市场客户提供特色优质食材、贴心便捷的配送服务;二是作为农业品牌策划运营方,为区域内种植农户提供市场需求信息,调整产品结构、指导农户产品种植,为社员提供品牌策划,并提供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就业渠道,逐步实现区域内农产品生产—储存—品牌创建—销售全供应链模式。
目前,合作社围绕密云区“特色蜜、水库鱼、环湖粮、山区果、平原菜”五大特色农业体系,通过京东、淘宝、天猫、抖音直播等平台在线销售密云特色优质农产品200余种,拥有忠实粉丝10万余人,为6 万余个家庭提供健康优质食材,全平台客户满意度达到 99.96%、客户复购率85%以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收入,毛凤玉带领合作社实行“盈余分配”制度,从合作社的盈余中拿出部分资金按交易量作为奖金奖励给农户,近两年来累计奖励 68.2 万元,农户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干事的热情更高了。
强党建 开新局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合作社成立了企业党支部,把党支部建立在田间地头,与密云区不老屯镇大窝铺村、高岭镇石匣村、大城子镇苍术会村、大城子镇聂家峪村等低收入村签订村企支部共建协议,坚持党建引领,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同时,精准助力全区乡村振兴发展。
2023 年,毛凤玉在密云区巨各庄镇后焦家坞村的蔬菜种植基地已扩大到 500 亩,拥有设施大棚 203 栋。他带领合作社引导 150 余户农民种植原味西红柿,实现年产值 1500 万元。合作社与高岭镇石匣村村集体签订乡村振兴发展合作协议,在密云水库周边种植甜蜜薯,该村农户家家都参与,严格按照有机标准种植;采收后共同开发出新的产品——冰激凌烤红薯;一经推出,好评如潮。产品实行包销模式,2021、2022 年实现产值 500 万元,解决周边 40 余人就业问题。
合作社与不老屯镇大窝铺村村集体签订乡村振兴发展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新型林下经济农产品—赤松茸和木耳;在密云水库周边林下种植赤松茸,品质好、效益高,2021、2022 年实现产值550 万元,解决 60 余人就业问题。
毛凤玉带领合作社与中国农科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学院等科研院所开展支部共建活动,引进并开发有市场需求、适合本地种植的新品种,实现农业科研技术运用到田间地头,也确定了合作社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生产精细化、市场精准化、品牌精品化。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以标准化为抓手,不断提升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以差异化为契机,打造孵化“一村一品”乡村振兴产业项目;以党建共建为阵地,坚持村企合作、资源互换、产业共建,强化发展协同性,打开“互联网+农业”新思路,探索建立“党建+电商+产业”产业赋能样板。
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三农”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将为“三农”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毛凤玉说:“未来三年,我们会继续引进专业人才,提高团队的战斗力,把工作重点放在精细化种植、品牌培育和深耕市场方面,为‘三农’事业奉献青春,不负韶华,把密云的生态优势转化成乡村振兴发展动能,为家乡密云农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毛凤玉 责任编辑:赵廷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