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林下资源 助力产业振兴
时间:2023-11-30 文章来源: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文章作者:张玉强 【 字体:  】 打印本页

  张玉强,北京市人,中级工程师,北京尚禾生态环境有限公司创始人,北京建工路桥集团生态事业部总经理,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北京市屋顶绿化协会副会长。2018年荣获北京市乡村振兴先锋人物,第二届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三等奖,第六届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北京市乡村振兴人才优秀创业项目一等奖。

  人勤春来早,春耕人更忙。伴随着林间拖拉机的轰鸣声,新一天的林下作业又开始了。远处几名集体林场的护林员在抓紧翻地、浇水、施肥,一袋袋装着苍术、射干、板蓝根、藿香等中药种子的编织袋,也顺利运抵了集体林场。作为路桥集团生态业务板块的总负责人,张玉强早早地就开始了春耕动员:“今年是我们跟平谷区王辛庄镇合作林下中草药种植的第二年。去年的疫情,影响了林下中草药种植的进度和效率,所以今年我们就早点开工,种地先养地嘛,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撸起袖子加油干就对了!”

   

  和合共赢擘画绿色发展宏图

  熟悉张玉强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不喜欢呆在办公室里的人,从大学选择了园林专业后,就算是扎根在了“园林”。毕业之后,他做过园林绿化工程,负责了不少项目,也做过环保材料和产品研发,将园林树木修剪的树枝经过打碎压制而成新型的环保材料。入行二十余年,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单打独斗”,一个人打拼,虽然收获了丰富的一线经验和行业资源,但随着阅历的增加,他也越来越意识到,园林人应该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得诸社会还诸社会的信念。这也是他人到中年,选择在国企开启又一轮“创业”的原因。

  2020年底,张玉强以生态事业部总经理的身份加入了北京建工路桥集团,负责布局集团生态文明建设的业务板块。在他看来,国有企业聚集了重多的社会资源,可以提供更广大的发展平台,同时国企也是支持乡村产业发展,探索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力量。

  三产融合拓宽产业发展之路

  进入北京建工集团后,张玉强在园林绿化、林下经济、乡村振兴、新型环保产品等方面不断延伸产业链,而他心中一个“产业优势融合,合力推动发展”的想法也在慢慢酝酿和形成。

  进入“十四五”,张玉强从2021年起带领团队依托北京市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计划,开启了林下经济特色产业及乡村产业振兴的探索。

  张玉强表示:“其实林下经济这个词早几年就有了,市场需求挺大,模式也有不少,但是真正让我进入种草这个领域的‘导火索’,可能还是这次疫情。这次全民抗疫中,中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既然我国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为什么我们不能延续中药文化生生不息的活力,让古方应用于现代、服务于今人呢?也让中草药种植加工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又一法宝。”之前,在疫情的三年里,张玉强无数次前往京郊的集体林场开展调研,从前期的林地规划,到聘请专家团队为该项目进行量身定制的种植方案,对于园林专业出身的他来说,脚踩着土地,便有了不断前进的动力。

  2022年3月,张玉强代表北京建工路桥集团同北京市平谷区王辛庄镇集体林场签订了林下经济合作协议。从此,他有一片最引以为豪的“自留地”——百亩燕山山脉道地药材示范基地。在首期完成的399.86亩示范区内,所种植的药材达到了30余种,基本包含了燕山山脉主要道地药材及北方地区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药材品种。雇用当地农民35人,最忙时每天临时用工达到1846人次,他还分三批培训了327人的中草药栽培种植技术,为建设林下可溯源优质中药材种植基地储备技术和人才。经过不断的磋商探讨,他决定采用“政府引导+企业助力+集体林场推动+农户参与”的合作模式,企业形成“引领—生产—管理—回购”一条龙的林下经济产业闭环,最终以高于市场105%的价格,对满足采收要求的中草药进行回购,真正起到了联农带农、增收就业、壮大集体经济的示范带头作用。

  从林地驱车五分钟就到了张玉强位于平谷区王辛庄镇北上营村的“临时办公室”,这里不仅是他和团队开会的地方,也是研发纯草本空气净化药液——禾苜AIRTUM空气净化剂的实验室。

  作为二产的核心产品,禾苜AIRTUM空气净化剂是完全取材于中药材,经过科学配方及现代化工艺加工,利用中药水提物与臭气分子间潜在的有机反应,达到安全有效、持续去味除臭的效果。尤其对于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气、硫化氢,以及粪便中的4-甲基苯酚有明显的降解、消除作用,应用场景十分广泛。该产品荣获了中华环保联合会科技成果二等奖,北京林学会科技成果二等奖。

  禾苜AIRTUM空气净化剂的研发、生产、推广对于张玉强来说是一个契机,也为他科学利用林下空间资源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找到了突破口。张玉强常说:“以目前的成果来看,我们打造的‘以二产促一产,一二产带三产’的模式,已经对平谷区的乡村产业振兴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有效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丰收。目前,我们还在继续完善、改进、升级我们的产品体系,持续为林下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目标贡献力量。”

  眼看着林下中草药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林地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持续改善,生态系统多样性也得到了提升。在平谷区“世界休闲谷”的背景加持下,张玉强开始向林下融合自然教育、芳香疗愈、星空帐篷、中医药文化基地等林旅项目,吸引市民沉浸在特色森林康养环境之中。同时,赋予森林生态文化的内涵,展示深度专业化“林”的特色,实现“适宜投入,多项收益”的林下生态可持续发展。

  在“十四五”末,林下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利用林地的规模化效应,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目标,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康养休闲空间,是张玉强接下来给自己制定的目标。

  凌风添虎翼追梦展宏图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无疑是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对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践行“绿水青山转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有效行动。张玉强用林下创业经历印证了绿色创新势在必行,林下经济大有可为。他将继续扎根林下,为乡村产业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力争为北京市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一套优秀案例。

    作者:张玉强  责任编辑:赵廷阳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