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成忠,汉族,正高级工程师,现任吉林省桑黄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桑黄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菌物学会桑黄产业分会副会长、吉林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常务理事、吉林省工商联委员、和龙市工商联副主席、延边食药用菌协会副会长、和龙市桑黄产业协会名誉会长,是和龙市人大代表、延边州政协委员。
海兰江畔菌飘香特色小镇话桑黄
走进东北边锤明珠和龙市,一栋栋披着黑色外衣的大棚散布在村镇广袤的田野上,大棚内一株株长势喜人、镶着金边的桑黄散发出淡淡的菌香。在八家子桑黄特色小镇,提及桑黄,人们总会想到吉林桑黄集团的董事长孙成忠。是他来到小镇,亲自实践、反复培育,才让“黑土地”种出致富梦;是他怀揣梦想,踔厉奋发,才让“小桑黄”托起乡村振兴大梦想。
筑梦兴林新农人应运而生
2013年因工作需要,孙成忠调到国有森工企业八家子林业有限公司担任党委书记。一日到小吃部吃早餐,听到邻桌几位妇女说:“快点吃,要不就赶不上车了。”几个人简单吃了点就急匆匆地走了。他好奇地询问小店老板得知,这几个妇女有的是林业职工,有的是小镇居民。由于镇上没活干,有许多人到延吉、龙井找活干、打零工。回到办公室,他从一位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有的人由于工资低,孩子在外地上学,有时一年到头也舍不得买件衣服。听到这些,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想到近几年由于林业产业萎缩,林区居民就业难、收入低,职工生活并不富裕,再想到国有林区马上就要面临停止商业性采伐,将有数百人需要安置,心情变得异常沉重。在林业摸爬滚打二十多年的孙成忠,不仅掌握政策、熟悉业务,还深谙经营管理之道,身上更是有一种敢打敢拼、不服输的劲头。“我是书记,我有责任也有义务让职工有活干、有饭吃!”他在心里暗暗下了决心。满怀对林区职工的责任,他带领相关人员多次到外地考察项目,经过反复认真研究,最终决定依托林区生态优势、发挥资源优势、突出比较优势发展食药用菌产业。在他的带领下,林场于2014年成功创办了延边兴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78名职工自愿投资入股,采取“企业+合作社+职工”的产业模式。有的职工因为不懂技术不敢投资,孙成忠就承诺:“你只要跟着我,按我说的干,赔了算我的。”一句话给职工吃下了“定心丸”。公司就这样红红火火地干了起来。当年的黑木耳项目带动12个基层单位、7个合作社发展,创造临时岗位500多个。为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孙成忠组织开展了“把党员干部培养为创业致富带头人,把创业带头人培养成党员”的双向培养,基层党组织“提高服务功能,增强政治功能”“让党旗在创业基地上高高飘扬”等系列活动,掀起了党组织带动创业的新高潮。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职工从质疑观望到积极参与,一张张黝黑的脸充满自信和喜悦。他成了大家心中的“主心骨”,公司成了林业转型示范企业。
筑巢引凤新农业破壳而出
自从278名职工众筹成立公司以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创业成为林区小镇的热闹话题,公司会议室成了创业者的“会客厅”。“这活怎么干?”“东西卖给谁?”“市场咋培养?”“有什么扶持政策吗?”一个个问题接踵而出。孙成忠化身讲师,给大家讲技术、讲产品、讲市场、讲销路、讲产业、讲前景……坦诚地和大家交流创业前各种各样的顾虑,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充满激情地谈论着创新创业,憧憬着美好未来。一位新华社记者到和龙采访“精准扶贫”,听到此事,称之为“南山论坛”。记者的认可更是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热情,在孙成忠的主导下,“南山论坛”成为公司重要的活动内容。参与者从股东、创业者扩展到周边百姓、机关干部、小镇能人、行业专家、教授……“南山论坛”的内容、功能也逐步丰富、完善。2017年的最后一天,迎着细雪,孙成忠漫步在公司。望着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海兰江平岗上炊烟袅袅;看着眼前一座座整齐的现代化厂房,一栋栋披着银装的大棚,想想三年内初步完成的“建设一条生态复合经营沟系,两个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划,他暗下决心:“我努力,把幸福与自豪镶嵌在兴林人的心里;共奋进,把初心与使命融入到新时代新征程。”
砥砺前行新梦想扬帆启航
“朝发夕至香江边,忍痛老腰看蛮腰。行囊未解夜疾返,喜迎院士建小院。”2020年4月,孙成忠的腰间盘突出复发,锥心的疼痛让他不时冒出冷汗。为了不耽搁与客户洽谈的约定,他启程飞往广州。不巧的是刚到广州便接到通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会同中国农技协、省科协的领导和专家要到公司考察,共建“桑黄科技小院”。他顾不上休息,忍着疼痛,连夜约见两家重要客户,洽谈业务直至凌晨2点多。迎着晨䂀,用拳头顶着酸痛的老腰赶往机场,乘坐第一班航班返程。往返近50个小时的行程,他只是在飞机上眯了一会儿。同事心疼地说:“您太辛苦啦!”他却豁达笑道:“我是拄着老腰看蛮腰!”自从成立公司后,日夜操劳,到处奔波,已成为孙成忠的常态,就连春节也是大年初四就回到公司。资金紧张了到处筹借,推进遇到问题积极协调,甚至有的职工因创业出现家庭分歧也得去调解。在李玉院士团队的帮助下,他把目光瞄准桑黄,专注于长白山桑黄全产业链发展。“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孙成忠的带领下,企业先后荣获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吉林省科技小巨人企业、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服务精准扶贫国家林下经济及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全国林草科普基地、吉林省科普工作示范基地、延边州科普教育基地、新型职业农民州级实训基地、吉林省高素质农民省级实训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如今的公司俨然成了小镇名企,孙成忠也成为了小镇名人。2021年8月,吉林桑黄集团组建,“打造桑黄产业新高地,培育千亿级产业”成为孙成忠的新目标。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正朝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方向发展。
踔厉奋发新征程笃行不怠
盛夏的骄阳炙烤着大地,空气中弥漫的热浪让人不由地想躲进房内,寻找一丝阴凉。本该休息的周日,孙成忠却又带着桑黄种植基地的负责人开始了各基地巡回技术交流指导。
桑黄上有水珠是咋回事?”“大棚能不能闷棚呀?”“现在浇水时间和次数怎么调整?”“几点通风合适?”……没有管理经验的农户抛出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大家聚在大棚前激烈地讨论着,交流着各自的管理心得。“三统一,三到位”“请进来,走出去”是孙成忠一直推行的工作机制,在他的倡导下,生产车间成了“练兵场”,产业基地成了“大讲堂”,辛勤劳作的菌农个个斗志昂扬、意气风发。2022年的收获季,一个农户创造了桑黄单袋均产三两三的好成绩。看着农户脸上开心的笑容,孙成忠暗下决心,一定要不断创新合作模式,延伸产业链条,把桑黄特色产业做强做大做优,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桑黄成为致富“金钥匙”,更多更好地惠及农村农民。迎着2023年的曙光,孙成忠再次踏上南下之旅。一轮轮洽谈,一次次沟通,桑黄精深加工生产线上马,战略合作的营销体系建成,桑黄全产业链闭环终于成形。创企九年,他胸怀梦想,足迹遍及平岗绿洲;他扶贫帮困,桑黄走进千户农家。他牵头成立了桑黄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组建了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辐射带动吉林省多地桑黄产业发展,基地规模达2000余亩,创造上千个临时就业岗位,年培训人员1000人次以上,带动和龙市489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以桑黄产业为核心的长白山桑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八家子桑黄特色小镇、吉林省桑黄之乡、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相继落户和龙,落户八家子小镇。在他的带领下,一群怀揣梦想的“新农人”正在笃力前行,让小桑黄托起乡村振兴的大梦想激荡在乡村广阔的田野里。
作者:孙成忠 责任编辑:贾廷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