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志强:创业激发创新情系富民增收
时间:2024-02-01 文章来源:《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杂志 文章作者: 【 字体:  】 打印本页

  薛志强,河北承德亚欧果仁有限公司生产及技术总经理、平泉市政协常委。1986年出生,大专学历,2011年任承德亚欧果仁有限公司生产部长,2013年至今任承德亚欧果仁有限公司生产及技术总经理。十多年来,他主持研发创新改进杏核破碎取仁、脱苦和生物质炭化热能转化等技术,实现了由山杏产业粗放管理到精细化、单一产品到产品多元化的转变。2021年,他主持的山杏仁产业链深层价值的研发项目获得第五届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成长组二等奖。他本人先后被评为承德市劳动模范、平泉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公司被授予“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河北省林业重点龙头企业、河北省扶贫龙头企业、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河北省小巨人企业、河北省市场诚信用户满意单位”等荣誉称号。


  情系家乡山杏,立志创业创新。薛志强介绍说,受父亲的影响,他无论是学习期间,还是创业期间,都喜欢在春天观赏杏花盛开,享受林间之美;喜欢在秋天山杏满枝时品尝山杏果肉。也正因这一爱好,激发了他不断创新创业的梦想。

  2010年,薛志强从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毕业后回到家乡——河北省平泉市北五十家子镇,投身他热爱的山杏产业。他刚毕业就到当地的山杏仁加工厂从事杏仁加工技术研发工作。刚开始他遇到好多难题,为了赶企业订单,他和工人们加班加点,连续工作几天几夜。后来,他萌生了改变传统加工方式的想法,带领工人们在工厂里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升级的基础上,不断向同行专家请教、向厂里老技术员学习。经过持续探索不断创新,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主持研发的杏核破碎取仁、脱苦自动生产线相继顺利实施,2014年杏核破碎取仁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成果证书、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16年果核破碎分选装置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2019年自主研发日破壳600吨杏核破碎机和日脱苦60吨脱苦自动生产线获国家新型专利;2021年研发的自动化生物质炭化、热能转化蒸汽高效率利用设备获得了国家新型专利。

  情系节能环保,实现循环利用。山杏产业是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产业,发展山杏产业对于推进山区综合开发、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改善人民健康状况、加快国土绿化进程、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承德是全国山杏四大集中产区之一,现有山杏基地480万亩,5000亩以上的乡镇有114个,杏仁年产量2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占河北省的四分之三。为把企业做大做强,薛志强不仅注重企业技术研发和创新,而且重视企业环保和节能。山杏仁在脱苦加工中会产生大量剧毒氰化物,严重影响人畜健康和植物生长。他通过研发与实践,将灭酶保苷、控制苦杏仁苷热分解、MVR浓缩技术应用到杏仁脱苦中,解决了氰化物对环境的污染问题,纯化出含量达98.5%以上的苦杏仁苷晶体,填补了国内苦杏仁苷晶体药用的空白。其自主设计的破核取仁机械设备荣获国家发明专利,设备在增强破核能力、减少损耗为每吨加工杏核节约成本500元,在此基础上,他又把活性炭余热作为杏仁脱苦厂热源,发展了产业链式循环经济,使各生产链条上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2021年,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的自动化生物质炭化、热能转化蒸汽高效利用设备项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个。

  情系富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薛志强在不断强化技术革新的基础上,注重公司规范化管理,“亚欧”牌商标获得了国家驰名商标,杏仁产品通过了有机认证和欧盟认证;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ISO22000体系认证,BRC认证。同时,他积极牵头成立了平泉市亚欧种植专业合作社,走“公司+合作社+基地”的经营模式,不仅带动了当地山杏产业的发展,而且解决了一大批下岗职工和当地大部分老百姓的就业问题。在公司的主导下,他带头建成平泉市北五十家子杏仁(核)交易市场1处,年交易杏核6万吨,交易额7亿元,成为国内北方杏仁交易量最多、加工规模最大、购销范围最广的杏仁交易集散地,形成了“买全国、卖世界”的格局。薛志强说“2010年,我们厂里只有七八十人,随着企业不断发展,目前已有员工近1000多人,绝大多数是就近招收的农民工,人均满勤年收益达5万元左右。目前,企业每天加工山杏仁达1.5万吨,年销售收入达到4亿元,真正实现了企业和员工双赢。”

  如今,薛志强不忘初心奋斗在创业之路上,带着对山杏事业的热忱,怀着“小杏仁、大产业”的梦想,将和团队继续勇往直前,用创业照亮青春和人生。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