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科技化茧成蝶 织就新时代“丝绸梦” ——全国农村创业优秀带头人刘丽
时间:2024-07-31 文章来源:湖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服务中心 文章作者: 【 字体:  】 打印本页
  刘丽,1975年生,中共党员,现任中茧新科生物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联合创始人、常务副总裁,湖南省衡阳市妇联第十五届常委。先后荣获衡阳市“优秀党务工作者”、衡阳市总工会“芙蓉百岗明星”等荣誉称号,并荣获湖南第六届省农村创业项目创意大赛一等奖、第六届全国农村创业项目创意大赛一等奖。
  
  雅士林集团刘丽
  
  打破“铁饭碗”,追逐创业梦
  刘丽出生于衡阳市的一个普通家庭,大学毕业后,进入衡阳市高新区招商局工作。刘丽勤奋好学、踏实肯干,在她的心中有一个梦想:为家乡做一番大事业,为自己闯一片天地。当时,衡阳市高新区招商引资引进了浙江民营企业雅士林集团。在和雅士林集团的接触中,刘丽感觉这家企业的理念与自己非常相近,经过深思熟虑,她毅然辞去了招商局的工作,进入了雅士林集团,从一名普通员工做起。工作中尽职尽责、敢作敢当、以能服众、以德服人,进入雅士林数年后,刘丽渐渐走向集团领导岗位。雅士林集团成立于1991年,是一家集纺织加工、智能制造、房地产开发、文化旅游为一体的企业集团。集团的衬衣、领带、丝巾等产品畅销欧美及东南亚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雅士林热衷公益,捐赠衡阳县明翰村谷芽糖厂,捐建衡阳雅士林大桥,捐建耒阳、湘潭等地的雅士林小学等。就在集团发展欣欣向荣之时,雅士林集团面临着传统养蚕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下蚕桑丝绸行业可持续发展要求,需要开创一种既能保证产量又能保证质量的全新养蚕模式。想摆脱养蚕“靠天吃饭”的困境,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提升品质,就要采用工业化、智能化方式养蚕。同为丝绸文化热爱者的刘丽主动请缨,担任雅士林集团工厂化养蚕项目的负责人,敢闯敢试的她又一次开启了事业的新起点。

   

  雅士林桑蚕产业转型升级

   

    

  练就“金刚钻”,养蚕创新路

  “要将传承千年的桑蚕产业转型升级为工业模式,能依靠的只有科学技术。”担任项目负责人的刘丽早已成竹在胸。摆在她面前有四个难题:培育能吃饲料的蚕宝宝、为蚕宝宝研制“营养可口”的饲料、为蚕宝宝打造恒定的“住宅”、营造蚕宝宝生长吐丝的最优环境。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人才技术才是企业生存发展之本,刘丽通过在全国奔走,几乎访遍了行业顶尖人才,并与湖南省蚕科所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了深度合作,聘请资深专家成立了研究院。

  历经12年的潜心研发,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培育出了饲料喂养的蚕品种;创新了饲料配方,突破了传统桑叶养蚕的季节限制;创新了蚕丝加工技术,解决了丝绸产品“易起皱、易老化褪色”的难题;革新了传统的缫丝技术,让蚕丝加工生产效率提高了15倍。24小时自动喂养的工厂化、智能化养蚕体系,使劳动生产效率和单位土地面积生产量两项都提高了1000倍,产量更高,品质更稳定,试生产的蚕丝品质达了国家5A标准。“蚕宝宝吃的不是传统的桑叶,而是通过几万次调试复合而成的饲料,这种研发如同在一座荒岛建立自己的一套标准,这不是一个单一的技术项目,而是一个多技术集成项目,包括蚕品种选育、人工饲料、配套蚕框、病害防治、生产设备、养蚕车间等等,所有的东西都要自己摸索,去试验、去定型,失败很多,风险巨大。”通过与业内专家不断交流与学习,刘丽从蚕桑“小白”成了“半个行家”。

  2020年雅士林工厂化养蚕项目的理论基础与科研成果已呼之欲出,亟待落地成型。项目落在何处又让刘丽犯了难。为了确定项目选址,刘丽带领前期考察团队历经大半年时间,足迹遍布广西、广东、海南、云南、四川以及湖南各地。幸运的是,工厂化养蚕项目得到了长沙市委、市政府极大重视,相关部门多次前往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等单位调研,最终确认了项目的可行性。2021年,项目成功落户浏阳经开区。刘丽带领团队靠前调度、协同管理团队,最终将400多天的主体车间工期缩短60%!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试产的湖南速度。

  

自动喂养的工厂化、智能化养蚕体系

 

  拉通“全链条”,创造新价值

  2022年9月24日,位于浏阳经开区的雅士林长沙(国际)蚕桑丝绸智造产业园项目正式投产。项目总投资70亿元,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分三期建设,全面投产后可年产蚕茧50万吨,产值超300亿元,占领国际丝绸原材料市场超50%,并带动65万亩桑园种植,助力乡村振兴,带动上下游产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千年传统下,种桑养蚕从未分家,其中养蚕的投入更多、风险更大。

  随着项目的投产,进一步保障了上游农户的利益,让其单纯依靠种桑便可营生,风险高的养蚕环节则交由项目的智能化设备。目前,已有效盘活近10万亩桑树林。下游段,项目的运营方中茧新科还将着力推动长沙蚕茧、生丝、面料、服饰、家纺、礼品等丝绸全产业链建设,利用蚕茧原料生产的带动效应、产业链整合的发展契机,引导和带动一批丝绸产业链下游优质企业落户湖南共同发展,推动湖南茧丝绸向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迈进。

  两千年前,长沙出产过震撼世界的“素纱禅衣”,今天,同样在这片热土,一座闪耀高科技之光的蚕桑之城已然崛起。回望项目建设全过程,刘丽心中满是自豪:“虽然我不是主角,但这份家国情怀中有我,传承农桑文明中有我,弘扬丝绸文明有我,助力乡村振兴也有我,此生无憾矣。”作为全国农村创业优秀带头人,刘丽引领一批创业人才,怀抱着为传统产业打开更广阔发展空间的使命,以创新驱动发展实现更好的“蝴蝶效应”,为乡村产业振兴装上科技翅膀。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