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椿,1977年生人,现任江西旗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江西省竹产业协会副会长、赣州市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赣州市食品行业协会理事、崇义县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两次获得赣州优秀创业者称号,2022年当选第十一届崇义县政协委员。
机缘巧合,研发竹笋粉丝
林大椿生在被誉为“中国十大竹子之乡”的赣州市崇义县,从小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对竹子更怀有别样情结。
林大椿的父亲在2003年创立了“旗岭农特产品加工厂”,主要加工出售竹笋、食用菌、山野菜等崇义县特色农产品,并开土特产专卖店二十多年。特产店售卖的家乡特色产品,深受大众喜欢,每年有很多外地朋友频繁回购。这让林大椿从小萌生了“让山货出山”的想法。
2014年林大椿到河南驻马店参加农产品展销会,一名北方的食品生产厂代表开玩笑说:“我们这边红薯多,所以做出了红薯粉丝,你们那竹笋多,你也搞个竹笋粉丝嘛!”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林大椿回家后立即上网查资料,发现全国都没有竹笋粉丝。林大椿鼓动父亲想办法找土地盖厂房买设备,开始着手研制竹笋粉丝。经历了艰难的研制生产,终于将竹笋粉丝从早期的不成型,到中期成型后有砂砾感、又黑又硬,再到后期口感虽好颜色却不稳定,一直到最后能看能吃的成品实验了出来。直到2017年终于生产出稳定合格的产品,拿到生产许可证。以此为基础,他成立江西旗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注册了“笋小粉”商标,逐步打开了竹笋粉丝的大门。
科技助力,产品推陈出新
在取得一定成绩后,林大椿更加坚定了发展信心。他秉承“以绿色生态有机竹笋原料为基础,以高新科技为依托,以优质、有机、高附加值为目标,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发展思路,立足本地资源发展产业,抓好生产管理和资本运营,积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明确以争创高新科技农业现代化产业龙头企业为目标,与多个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开发竹笋膳食纤维食品。他依托崇义县竹笋自然资源,在研发成形竹笋高纤粉丝、高膳食纤维食材基础上,一直持续进行竹笋膳食纤维系列食品开发,包含竹笋高纤饼干、竹笋高纤面条、竹笋高纤代餐棒等,完善竹笋膳食纤维功能食品产业链。在林大椿带领下,公司获得诸多荣誉,被评为赣州市食品产品业优秀新产品,获赣州名优产品(厦门)迎春展销推介会“产品金奖”等。
为了拓宽销路,林大椿在2020年4月初跑到赣州市去开拓市场,结果令他失望。就在自己急得上火一筹莫展的时候,县里请来了直播团队,为全县特色农副产品直播带货。“我自己以前也有网店,但一直不知道怎么搞,网上销售非常冷清,这次直播团队帮我引流后,网店一天可销售几百单,感觉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尝到了“粉丝经济”甜头,林大椿很快就下定决心,走出崇义,到赣州市区设立营销中心,并聘请专业人员组建起直播团队,做到在巩固传统销售渠道的同时,强化电商渠道销售。粉丝还是同样的粉丝,但现在他请直播团队带货后,电商渠道销售额已经占到年销售额的三分之一。“我现在形容以前的自己就是‘坐商’,主要等人来买,现在通过直播走通电商渠道后,通过网上‘粉丝’引流卖粉丝,销售渠道增多了,感觉整个世界都可能有我的客户。”
不忘初心,助力乡村振兴
一人致富不算富,要带大家谋出路。林大椿早期在乡下收购竹笋时,发现很多农户起早摸黑到偏远地去挖笋,很辛苦,收入也低。后续了解到,其实很多农户家里都有竹林,但由于不懂管理,没有利用好资源,几乎没有效益。于是创新了“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引进竹笋资源,召集有条件的农户、脱贫户参与竹笋基地建设,并培训指导,带动当地600余户农户、50户贫困户增产增收。当昔日荒坡地长出了“绿色银行”,农户们的美好生活也被点亮了。
严格把关,坚持长远发展
一路走来,林大椿对创业、对经营企业深有体会。他说,目前笋小粉虽然有一些小小的知名度,但是市场并没有预期那么大。为什么能走到今天?首先是要严把产品质量关。林大椿始终坚持抓好产品质量和深度开发,树立产品质量就是企业生命意识,严格规范操作,确保产品质量,与南粤绿色生态食品开发公司和南昌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进行合作,加大科技投入,深化优化产品质量,创特色品牌产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林大椿认为,创业关键在于坚持,坚持初心,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做好一件事,把一件事做深做透,不能一山望着一山高。同时加强团队协作,综合团队的人才、智慧、资金、人脉等,充分整合团队的优势资源,齐心协力奔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一直走下去,终会到达终点。
对于“旗岭”今后的发展,林大椿表示,他们要把笋小粉变成多功能复合型食品,把竹笋食品开发做深做透,为全世界人民餐桌上提供一个健康的食材。未来,打算在全县建设七大竹笋基地,加大科技投入,做好高纤维、功能性新产品研发,进行开拓东南亚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和销量,把江西旗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成为主业突出、效益显著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信息来源: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