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海增,甘肃锦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甘肃通渭常家河福兴德农牧林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常海增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依托技术、人才优势,投入1.56亿元打造定西通渭山楂小镇,不仅圆了他个人的返乡创业梦,更为家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21年,常海增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聚焦山楂,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常海增选择投身山楂产业,源于他对家乡农业资源禀赋的深刻理解和对乡村振兴的强烈使命感。2019年,常海增到山东考察山楂树种植技术及加工生产线,并邀请专家到常家河镇,实地考察当地土壤属性及种植条件,论证确认了常家河适宜山楂栽种。常海增决定在常家河种植山楂,并致力于将山楂产业从单一的种植升级为集种植、加工、旅游、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打造一个以山楂为主题的特色小镇。项目启动初期,山楂种植分散,供应链整合难度大,原料供应不稳定。为此,常海增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通过订单农业和标准化种植,确保原料供应可靠稳定。原料供应稳定后,他开始聚焦于山楂深加工,努力将山楂从初级农产品转变为高附加值产品,开发了山楂罐头、山楂饮料、山楂切片、冻干山楂、山楂果脯、山楂雪球、山楂糖葫芦等一系列高附加值产品。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市场对健康食品的需求,还大幅提升了山楂的经济价值。初期,由于缺乏品牌知名度,产品市场推广难度较大。为提升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打开市场,常海增通过举办山楂文化节、山楂采摘节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品牌宣传活动,利用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等渠道进行精准营销,同时积极参加各类展销会、推介会等,提升品牌曝光度。为实现山楂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他将山楂种植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了山楂主题观光园区,游客可以在这里参与山楂采摘、山楂产品制作、农耕文化体验等活动,形成了“农业+旅游”的新模式。通过文化赋能,开发了山楂主题文创产品,举办了山楂主题节庆活动,与知名品牌合作推出联名产品,进一步提升了山楂小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山楂小镇已经成为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年接待游客量超过10万人次,形成了“农业+旅游+文化”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并通过电商平台将山楂产品销售到全国市场,年营业收入达到569万元,辐射带动1300余户农户年均稳定增收3.6万元。
科技赋能,打造山楂产业发展高地
在创业过程中,常海增深知科技对产品创新的重要性,为此,他组建研发团队,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引进并改造现代化山楂深加工生产线,配备智能化分拣系统,可依据山楂的大小、色泽进行精准分级,提升山楂产业竞争力。在产学研深度融合方面,常海增积极搭建合作桥梁,与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东省泰安市果树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究所等多家科研院所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双方联合成立山楂深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围绕山楂有效成分提取、功能性产品开发等关键领域开展攻关。随着数字农业浪潮席卷而来,山楂小镇率先引入智慧农业技术,构建起全方位的数字化种植管理体系。田间地头遍布传感器与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土壤墒情、温湿度、光照强度等关键数据,并通过网络传输至智慧农业管理平台。管理人员只需轻点手机,就能远程操控自动灌溉、精准施肥系统。
创新模式,联农带农共同致富
常海增积极探索创新联农带农模式,带领当地群众共同致富。他结合农村“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形成了以资产入股、资产代管、劳动力入股、土地入股和基地孵化五种模式为主的带动模式。资产入股模式是按照“土地资源入股、公司统一管理、利益相互共享”的原则,将2个村的山楂树进行统一代管。挂果后,公司与农户按照3:7的比例进行分红,实现了农户与公司的互惠共赢,激发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资产代管模式主要依托村集体资产,将4个村的村集体资产——光伏设备下的塑料大棚交给合作社代管,种植玉木耳、黑木耳、香菇等,按照每年2万元进行固定分红,不仅为村集体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来源,还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劳动力入股模式坚持就地就近用工原则,让利于民。吸纳72户300余人在合作社长期务工,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同时,他还积极搭建临时性用工平台,提供临时性就业岗位140余个,解决了胜义、南河等村老百姓务工增收的难题。土地入股分红模式通过流转4个村规划区域内土地,入股到合作社,集中连片打造万亩山楂示范园。合作社对土地入股农户按照每年每亩400斤小麦的价格进行分红,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还为村民带来了稳定的土地收益。基地孵化模式通过创业孵化带动,对有发展设施农业种植意向的农户,免费提供苗木和全程技术支持。农户可以采取自己种、联合种等多种形式进行孵化种植。同时,还采取“党员+农户”结对帮扶措施,为农户提供农业实用技术指导培训、宣传政策等服务,提升了农户的种植技能。
谈起自己的创业经历和奋斗体会,常海增认为,特色农产品要品牌化与差异化并行,通过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和产品特色,有效提升市场竞争力;产学研结合推动技术创新,积极寻求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突破技术瓶颈,推动技术成果转化;整合供应链带动农户共赢,重视数字化转型,通过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进行精准营销,快速打开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展望未来,常海增对山楂小镇的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