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春:科技赋能园区打造柑橘产业发展新高地
时间:2025-02-26 文章来源:农村科技微信公众号 文章作者: 【 字体:  】 打印本页

   

  永春芦柑 

  20224月,福建省永春县入选2022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创建名单。产业园位于永春县中东部区域,包括桃城镇、湖洋镇、达埔镇、五里街镇、蓬壶镇、石鼓镇、岵山镇7个镇,共有93个行政村,园区面积547.41平方公里,约占全县面积的37.6%。产业园内以芦柑产业和农作物种业(柑橘、茶叶)为主导产业,致力于助推永春产业园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芦柑产业链和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产业链两大产业链。 

  产业园重点实施7大工程33个项目,即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繁育工程、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工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提升工程、科技支撑与技术装备水平提升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和品牌打造工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联农带农促进工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完善工程。重点项目主要包括:农产品集中加工区项目、农作物种业相关项目、柑橘产业提升项目、产业融合示范项目、数字化品牌化农业项目等。 

  产业园自创建以来,永春县委、县政府坚持走科技兴园道路,推进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大协作,配套组装和推广应用现有先进技术和装备,探索科技成果熟化应用有效机制,以科技赋能永春芦柑产业发展和永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取得了较好的创建成效。永春芦柑产量多年位居全国第一,目前已建成福建省规模最大的柑橘苗木繁育场和华东南最大、柑橘品种最齐全的柑橘种质资源库。柑橘黄龙病防控永春模式,被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确定为主推技术,入选2022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种植业技术推广典型案例、科普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优秀案例,并在全国推广。 

  筑巢引凤,构建园区人才支撑体系 

  1.建立柔性引才机制。引进中国工程院邓秀新院士团队建立福建永春芦柑科技小院、泉州市特级人才创新实验室,入驻18名专家、28名研究生。2024年,福建永春芦柑科技小院获评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最美科技小院;福建农林大学入驻永春芦柑科技小院研究生杜茜,获评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最美研究生。产业园引进台湾水果之父吕明雄教授团队建立台湾技术交流培训中心,借力人才优势培育产业创新优势。同时,建立国家现代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华中农业大学、西南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成立华中农业大学科研工作站、九九农村科技文化园等8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由心康园(福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鼎仙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福建长绿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组建福建省科创中国博士创新站。 

  2.实施师带徒引凤计划。举办福建省(永春)乡村振兴师带徒引凤项目大赛,联系福建省乡村振兴促进会、福建省引进人才服务中心等各类人才资源,促成14个人才项目签约产业园,投资总额2.1亿元。创建以来,产业园科研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 

  3.选派下沉一批科技特派员。积极打造一县一业一基地一团队科技特派员创业和技术服务示范点,产业园内共有各类农业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约400人,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3000余人次。永春园艺生态休闲创新团队被评为2022年福建省科技特派员工作优秀案例;2022年国家燃香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获批泉州市科技计划芦柑精油提取方法及其应用于荔枝保鲜的研究项目;2023年泉州永春新绿芦柑专业合作社获批福建省科技星火山地芦柑园酸化土壤原位改良关键技术与示范项目、永春县兴茂茶果蔬专业合作社获批泉州市科技计划芦柑园土增效与果品提质微生物肥料创制与应用示范项目;2023年福建省永春桔源柑桔专业合作社获批泉州市科技特派员(团队)后补助永春芦柑绿色高效健康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永春县种植业服务中心被选定为省级法人科技特派员。此外,福建省永春绿源柑桔专业合作社黄龙病发生区永春芦柑种植管理新技术示范基地被命名为2021—2025年第一批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普教育基地。 

   

  2024年永春芦柑节暨永台柑橘交流活动现场 

  持续攻坚,深化柑橘种业科技创新 

  1.加快建设种质资源库。注重突出种质资源保护,着力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永春柑橘种质资源圃完成改扩建22000平方米,种质资源库得到了极大丰富。永春县以全省最大的柑橘种质资源圃为基础,改良芦柑无病良种繁育体系,研发快速培育无病健壮大苗技术,产业园内已形成柑橘、茶叶种业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基地繁育技术服务品牌销售的良种育繁推一体化体系,建成全国最规范的无病毒容器育苗中心和全国规模最大的标准化芦柑生产基地。目前,已保存优质柑橘品种1000余种,产业园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永春芦柑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集登录、被列入泉州市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名录,福建省永春大鹏苗木有限公司被泉州市农业农村局授予泉州市果树种质资源圃(柑橘圃)”,芦柑种苗销往福建省三明市、南平市及江西省等地区。 

  2.打造柑橘黄龙病防控永春模式为全面防控柑橘黄龙病,保护永春芦柑产业品牌,永春县集成综合防控技术、创新栽培管理模式,创新性地实施了生态隔离、无病大苗定植、动态更新病树、全园快速灭杀木虱、矮密早丰栽培五措并举的柑橘黄龙病防控模式,发布实施福建省地方标准《黄龙病发生区芦柑栽培技术规程》,推动永春现代农业产业园芦柑规模化、标准化种植,黄龙病发病率控制在1%以内,一级大果率高达96%。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将柑橘黄龙病防控永春模式确定为主推技术,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推广。 

  3.推进品种多样化、高端化。在永春叙柑园果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营永春县猛虎柑桔场、福建上沙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基地,实施春香×芦柑、春香×沃柑、春香×春见等柑橘新品种筛选组合13组,已获杂交后代15000多株,预计至少可筛选出12个适合永春县种植的优良柑橘新品种。同时,加快推进柑橘品种多样化、高端化,以适应柑橘市场需求,不断提升产业效益。福建上沙岭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还引进了吉美人”“岩柑”“不知火等柑橘新品种,攻克了特晚熟柑橘品种过冬难题,延长了产业园柑橘采收期,实现了园内一年四季皆可采摘柑橘。 

   

  柑橘黄龙病防控 

  产研协作,提升园区设施装备水平 

  1.推进果园、茶园生产机械化。产业园依托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与华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加强产学研合作。在永春叙柑园果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建单轨运送机配套轨道400米、电动双轨牵引输送机1台、悬挂链输送线1套,配套电动低速大载荷自走式单轨运送机1台、电动高速大载荷自走式单轨运送机1台、多功能搭载货车2台等机械化设施,开展果园宜机化及配套农艺技术与省力化土壤管理、肥水管理、树体管理、植保和运输等的研究,总结柑橘园生草栽培技术、无人机植保喷防技术,举办果园机械化示范现场会,参观学习的果农达1500余人次。在福建泰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成果园弥雾系统80多亩;在永春县天马柑橘场、永春县第五中学柑橘场、福建永春聚园柑橘专业合作社、永春县强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单位,配套建设单轨轨道运输设施5公里以上,优化柑橘园单轨轻简高效运送技术;在永春县建林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建立全年全园无人机植保喷防果园,构建空地协同植保新模式;大力推进产业园内芦柑、茶叶等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推广以修剪、移栽、采摘为重点的林果、园艺机械,推广使用适合山区农业发展的植保无人机、山地果园轨道输送机等机械设备,加强配套喷滴灌和水肥一体化、排蓄水系统、果园道路等基础设施。2023年,产业园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其中芦柑生产自动化率达到80%以上,智慧化育苗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农产品冷链流通率达到65%以上。 

  2.推进果园、茶园数字化。产业园积极推进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建成农业大数据中心、农业农村时空管理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等,初步实现天空地一体化数据采集、移动信息化应用等各方面的农业数字应用。国营永春县猛虎柑桔场建成省级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福建永春聚富果品有限公司建成500多亩现代芦柑智慧园,建立四个系统、一个平台、一个中心”(芦柑生长环境在线监测系统、无线灌溉系统、可视化管理系统、绿色虫控系统,数字农业云平台,大数据管理中心),建立永春芦柑标准化、可追溯体系;永春叙柑园果业股份有限公司配套了农业气象系统、环境采集监测系统、可视化监控系统、智能灌溉无线远程控制系统、害虫监测与生态杀虫系统、数字农业大数据平台及展示中控中心系统、多点控制管理单元、农业测绘及植保无人机等;福建鼎仙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永春芳艺茶果专业合作社、福建省永春桔源柑桔专业合作社等配套了现代农业物联网系统。目前,产业园农产品安全追溯管理比例达到100%,实行了食用农产品生产主体追溯动态管理,对产业园内所有食用农产品生产主体实行承诺达标合格证与一品一码管理;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2022年该中心通过了福建省农业农村厅CATL考核和省质监局CMA资质认定。创建期内,产业园内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99%以上。202310月,永春县入选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3.推进芦柑加工自动化。针对芦柑采后保鲜环节痛点,引进视觉检测系统及内部品质无损检测系统,在县农产品集中加工区建设全省最大的柑橘分拣中心,建筑面积达2.7万平方米,配套先进的自动分拣设备,不仅可对柑橘色泽、大小、重量、瑕疵等外部品质进行分选,也可对柑橘内部的糖酸度、果肉损伤等生理指标进行智能无损分选,实现从上料到清洗杀菌,再到分选、装箱、包装等全流程的自动化。目前,产业园农产品初加工转化率达到85%,其中,主导产业加工转化率达93%以上,产业园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达到3.3∶1 

  联动发展,推进园区三产融合 

  1.产村融合。将柑橘、茶叶等特色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融合起来,把产业园打造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示范区,实现农民收入和村集体的双增收。近年来,产业园区内培育了10个芦柑、茶叶产业专业村,2023年,产业园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049元,比全县平均水平23258元高33.3%。园内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34.98万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30.8% 

  2.农文旅融合。加强农文旅融合,加快建设海峡两岸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每年举办芦柑品牌文化节,打造上沙岭花果世界、聚富芦柑庄园、裕嘉农场等6个芦柑精品示范项目,年吸引游客超20万人次。目前,全县已形成以福建长绿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永春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上沙岭花果世界等重点企业为龙头,250多家中小企业、合作社竞相发展的柑橘产业集群,实现了基地、加工、流通、休闲体验的全产业链发展。 

  3.创新创业。制定出台34条县级惠企政策,开展柑橘市场信息、鲜品物流、出口贸易等各环节服务,建设柑橘信息平台,发展直播、电商、社区团购等销售模式,实施省级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项目,推动柑橘产业多业态、多元化发展。永春县还建设了永春芦柑信息网,搭建京东永春馆,推进永春版村淘,共有永春芦柑等28种特色产品入驻县级体验馆及线上产品馆。产业园内湖洋镇湖城村荣获省级农村电商发展示范村 

  未来,永春县将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加强聚集市场、资本、信息、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以科技引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持续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的大联合、大协作,配套组装和推广应用现有先进技术和装备,探索科技成果熟化应用有效机制,努力将永春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成为国家柑橘种业科技创新引领区和先进技术装备应用集成区,助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农业强县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 

   作者:尤有利1 潘慧明2 作者单位:1.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种植业服务中心;2.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相关附件: